千年惠州

百年舞龙绝活入选博罗“非遗”

  舞龙表演在公庄镇矮岗村经常可以看到。

  近日,记者在博罗县公庄镇矮岗村采访时,村委会门前广场上非常热闹,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舞龙表演。半空中一条黄色“巨龙”正张牙舞爪、摇头摆尾翻腾跳跃,大显威风,赢得围观村民阵阵欢呼。一位年纪较大的男子在最前头手舞戏龙珠,引诱“巨龙”张开大嘴。“巨龙”时而舒展身体向前,时而曲身翻腾。但是该男子操控着戏龙珠左闪右躲,“巨龙”使出浑身解数,就是差一点点“吃”不着。几趟下来,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了。

  “这些都是我们村舞龙队的队员,今天是做常规训练。所以只来了20来人。”矮岗村党支部书记黄海珠告诉记者,舞龙是矮岗村的老传统,有100多年历史了。正式表演时需要50人,龙珠、龙头、龙尾各1人,其他人舞龙身。同时还有助威锣鼓、旗帜、以及“仙鹤”、“鲤鱼”等。表演行头和表演程序都要复杂得多。“舞龙是我们村里的习俗,每逢春节、元宵等节日,村里的年轻男丁都出来舞龙。其他村要办喜事,也会请我们舞龙助兴。”村民说。舞龙队的选手都是矮岗村普通村民,他们都是从小耳濡目染,跟着长辈学会舞龙的。他们说,家里祖祖辈辈都喜欢舞龙,都会舞龙,特别是逢年过节,或者哪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都会进行舞龙表演。

  舞龙师傅黄海辉说,解放前大家舞的是秆龙,用每年秋收后的稻草编制而成,表演时整条龙身插满香火,每次表演完,都要点火烧化。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矮岗村的传统舞龙艺术征服了来自博罗县文化部门的专家,今年被顺利推荐入选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图 本报记者罗孝宗 黄秀霞

(来源:2010年12月6日《惠州日报》)

编辑:黄秀霞
上一篇: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