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

评论:实现战疫情和稳经济两手抓两促进

  孙晓说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努力,防疫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既要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也要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全力支持和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实现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充分认识抓好战疫情、稳经济的重大意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夯基立柱的重要一年。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包括疫情在内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实现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促进,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抓好战疫情、稳经济是抢抓“双区驱动”机遇的具体行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性发展机遇,只有抓好战疫情、稳经济工作,才能为我市抢抓“双区驱动”发展机遇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第二,抓好战疫情、稳经济是惠州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必然要求。今年我市面临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第三,抓好战疫情、稳经济是惠州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2+1”现代产业体系是惠州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我们要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责任、落细落小落实做好防控措施,将疫情对我市产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推进世界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产业,确保我市经济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此外,抓好战疫情、稳经济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手段。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就是保民生。稳经济的根本是为了保就业,只有经济增长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让各行各业的就业者有稳定的收入,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综合施策精准帮扶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近段时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全市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当前,要确保全市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第一,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性作用。要加强用工、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集中力量推动埃克森美孚乙烯一期项目全面动工,全面推进太平岭核电一期1、2号机组主体工程建设,抓好惠东港口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推动德赛物联网电源高端制造、南亚电子材料等项目开工,加快亿纬锂能高端锂电池等项目建设,确保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二期、旭硝子显示玻璃三期项目等建成投产。第二,发挥“互联网+”的新动能。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第三,发挥内外需的拉动作用。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实物商品消费,加快释放5G、4K等新兴消费潜力,扩大优质健康服务供给。要千方百计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加大贸易融资支持。第四,发挥政策措施的激励作用。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帮扶企业,我市也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措施》,给企业吃下“定心丸”。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举措,既要为企业落实减税降费,又要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开足马力生产。

  (作者单位:市社科研究中心)

编辑:张海游
上一篇: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