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达人丨曾彩虹:用真诚和热情感染带动身边人

2022-12-14 11:27:00惠州志愿服务网

  “易拉罐、过期的报纸和塑料瓶子等均可回收,要放进可回收物桶……”在每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中,来自澳头街道红树林社区翠堤尚园的曾彩虹都会耐心地给大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并引导大家如何分类。

  80后曾彩虹是红树林社区家喻户晓的一名志愿者,同时也被居民们称为“分类达人”。她不仅热心参与社区各项志愿服务,团结友善居民,还在社区推行的垃圾分类中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类垃圾分类活动,并自告奋勇成为一名垃圾分类志愿巡查劝导员。

  垃圾分类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带来诸多好处。但相对于“一锅端”的扔垃圾方式,分类投放要多一些步骤与注意事项,让大家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居民参与进来,并非易事。

  鉴于红树林社区中老年人口多,接受能力弱,曾彩虹用真诚劝导社区老人,上门宣传垃圾分类。平日里,她也经常到老人家中探访,用真诚和热情感染身边的人,让不理解垃圾分类的老人慢慢变得接受。

  与此同时,曾彩虹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类垃圾分类科普宣教活动。在一场又一场的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中,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向参与活动的居民发放垃圾分类指引手册,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在活动中设置游戏闯关问答、以物易物、选取最佳人气摊主等方式,他们的宣教活动吸引了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关注,让大家在活动中了解到更多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分类意识和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垃圾分类不是靠制度就能一夜之间实现的,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提倡光盘运动,减少餐厨垃圾……努力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家庭氛围,为社区家园的美好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曾彩虹表示,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而人人参与的前提是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只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清楚如何精准投放。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垃圾分类走进社区,走进家家户户,共同建立绿色地球家园。

  文 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