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微风轻拂,伴随着夜幕降临,惠州西湖丰湖书院广场热闹非凡,一群身穿白大褂的“摊主”又在“摆摊”给群众送健康。
8月24日晚,由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惠美好”文明实践点亮“夜模式”——“健康夜市”活动如约而至,中医义诊、非遗特色疗法、中医药膳、中医传统疗法等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免费体验。

“健康夜市”人气旺。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摄
市民体验蜂疗“感觉很棒”
活动现场,时不时冒出的“嗡嗡嗡”“哎呀”声吸引不少人驻足。凑前一看,只见很多蜜蜂在一个个透明盒子里,然后一只只被取出为患者治疗。原来,这是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蜂疗。
市民叶杏妮拇指关节疼痛,腰也痛。医务人员用镊子从一个透明盒子里取出一只蜜蜂,对准她手上和腰部的穴位轻轻一点,蜜蜂尾部的蜇针就扎了进去。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蜂疗。”叶杏妮说,上次女儿光顾“健康夜市”后,一直跟她说这个活动很好,所以她早早到场排队,有幸体验了蜂疗,感觉很棒。
市民翟惠敏近两月在用中药调理疲劳综合征,效果不错。“今晚我体验了独特的蜂疗,感觉很不错。”翟惠敏说,之前因为腱鞘囊肿,腕关节时不时会痛,蜂疗后感觉好多了,“希望多开展‘健康夜市’活动,让我们上班族下班后方便来问诊。”
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南粤最美中医”、自然蜂疗非遗传承人陈文滨介绍,自然蜂疗主要是利用蜜蜂尾部蜇针,依据中医理论循经取穴,蜇刺人体穴位,并实施不同手法和刺激量的针刺治疗,能够同时起到针、药、灸三位一体效果。
“自然蜂疗是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惠州首家拥有专业中医蜂疗技术的三级综合甲等医院,开创了惠州相关技术先河,截至目前已治疗超4万例患者。”陈文滨说。
当晚,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团队及康复医学科团队为市民游客提供中医义诊、中医药膳、中医传统疗法、中药材科普、药膳茶饮品尝等服务,将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文明实践“夜模式”。
“感谢相关部门主办这样的活动,借助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推广中医、科普中医。”陈文滨说。

市民体验自然蜂疗。
中医传统疗法受青睐
活动现场,中医传统疗法如小儿推拿、穴位贴、耳穴、正骨整脊、刮痧、拔罐等服务也受到市民青睐。
12岁的初中生小陈近两年脖子酸痛,低头时间稍长一点就感觉脖子很累。当晚,小陈和爸爸骑行20多分钟来到现场体验中医传统疗法。
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邓钊立仔细检查后,发现小陈颈椎有点错位,于是为他正骨。随着“咔嚓”一声,错位的颈椎复位了,小陈脸上露出了笑容。“脖子轻松多了,医生的态度也很好,会叮嘱我注意一些事项。这样的活动很好!”小陈说。
在中医药膳区,中医科结合当下气候特点,精心准备了药膳及茶饮,包括健脾祛湿汤(参斛薏鸭汤)、减压舒眠茶等,让市民免费品尝。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提供常见药材品质鉴别、贵重药材鉴别等服务,受到市民欢迎。
“惠美好”文明实践点亮“夜模式”——“健康夜市”活动由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市卫生健康局、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丰湖书院协办,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市健康文化协会承办。
据悉,暑假期间,惠州宣传文化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性推出、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夜模式”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力量,努力营造全社会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助推惠州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新闻科普
蜂疗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做
蜂疗在鼻炎、腺样体肥大、耳鸣耳聋、风湿、类风湿、乳腺结节、颈肩腰腿疼痛、下肢动脉闭塞、戒毒康复等方面效果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蜂疗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当“蜂疗师”。如果想尝试蜂疗,一定要找权威医疗机构专业的蜂疗师。
蜂疗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蜂针过敏时,轻者蜂针部位可能出现大片红肿,伴有瘙痒、疼痛、水疱、色素沉着,淋巴结肿痛,重者可能全身发热、手脚心发痒、心跳加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蜂针过敏的原因与个人体质、使用的蜂针数、肝脏代谢异常有关,高发于初次接受蜂疗后的第3~5周。
温馨提示
本月31日“健康夜市”再开市
本月31日晚,“健康夜市”将继续开市。此外,暑假期间惠州西湖丰湖书院广场每天晚上将常态化开设健康义诊摊位,为市民群众提供艾灸、推拿、三伏贴、中医义诊等服务。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