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毅
当蒙蒙细雨跳着欢快的舞蹈,当淡澳河哼唱着欢乐小曲的时候,我对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了第一次造访。
当我的小车徐徐地驶入妈庙村村道时,我才感觉得我们的步调是多么协调。是的,妈庙村就仙子降落在大亚湾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妈庙村就如宝石般镶嵌在惠州这片令人神往惠民之州里,它似乎不需要任何精雕细琢,也不需要任何夸张的语言,她只需要我们静静地观赏。
也有人说,马庙村的故事:就如一瓶保存了许久许久的成年老酒,说它有多醇厚就有多醇厚。
它有多么醇厚呢?这个得从三百多年的清顺治元年即公元 1644年说起:是的,我们可以想象出那一年,一个叫苏应启的先民从福建率领同乡人,步履蹒跚地走入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们就被这片充满生机和尚未开发的土地迷住了——于是他们留了下来,而后一个叫李子捷的男人也带着自己的族人从梅州来到此地聚族而居,再往后,何、吴、蔡、张等姓氏村民陆续来此安家、繁衍。
从此在这片蛮荒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每天开始有人打鱼,有人开始开垦荒地,于是无论是村庄里,还是远行归来的渔船,不约而同地在在村庄里升起袅袅翠烟。于是人们每天在村口守望着鞠躬尽瘁的老爷爷,等候着任劳任怨的高大父亲,盼望着壮硕强健的儿子们平安归来,年复一年,日复一年,人们把妈祖守护的美好信仰搬了进来,从此这里叫妈庙村。
当我第二次来到妈庙村,太阳刚刚升起,我的步履亲吻着那一条条弯曲的村道,我感觉到她的风景是绝美的,她的美就如一幅用时光绘就的天然画作。她的美,如同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孩,轻步在尘世中,携带着大自然的馈赠,以她独有的生态美,尽力凸显着大亚湾海岸的风韵,展现着淡澳河的秀气,也托举着惠州生态靓丽的字眼。
迎着微风,青青石板就在我的漫步中哼起了大亚湾的渔歌,当我用相机扫描着妈庙村的“泗和堂”,我似乎看到了时髦的女孩和古建筑相映成趣,当我站在“蝴蝶楼”和“李竹林堂”等古洋楼前沉思,我的耳畔似乎就响起古人吟诗的脚步声。
当我看到阳光斜斜地洒下,当我的短视频穿过高高的树梢,村里斑驳的光影就在我的内心跳跃。当我用鼻子呼吸,我就感受到了这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我知道或许这是大自然的呼吸,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当我第三次来到妈庙村,我发现这里的党建公园无处不充满着红色文化的力量。我看到一群孩子在聆听着来自村里的历史名人故事:在积弱积贫的时代,民族英雄李英的故事成为黑暗社会的一道亮光;在抗日战争打响后,血气方刚的李文纪、付运和曾育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证实了中国人的不屈不挠,当解放战争打响,革命英雄李文党又用鲜血染红了中国这片英雄的土地。
在党建公园里,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听众热泪盈眶!
如今,当我再次回望这片土地,发现这里的生态建设是如此地唯美!
无论是村里的河流,还是村中的湖泊,他们映照着红色的文化精神,就如朝霞的太阳冉冉升起;当我看着倒映着的蓝天白云和周围的绿树,我就感觉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人文的交相辉映是多么重要。
当我第四次和一群艺术家来到这里,发现村里的傍晚更是美得让人心醉。在火红的晚霞烘托下,那些白鹭在村里的水系里翩翩起舞和做归巢的预演,我就感觉到它们轻盈的身姿,就像是大自然馈赠给这片土地的灵动之美。
音乐家朋友说这里月光如水,就像五线谱里的音符,尽情地洒在村中的每一个角落。画家兄弟说那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像是在他画布上点亮了繁星。而我呢,作为一位作家,我感觉到妈庙村就像一部值得抒写的长篇小说,无论怎么写,也写不完,无论你怎么描述,都精彩纷呈。
村民朋友说,希望我们艺术家要常来常往,于是我再次想到我第五次来,第六次来,以后要无数次地来,那我每次应该写一些什么呢?于是我想到这里的生态美,我要用多彩的笔墨描绘她的美丽与宁静,我要用惬意的心情为妈庙村的生态美,写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只要这里的生态美是永恒的,就如人民的美好生活永远存在,我就可以为它写下一首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