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力量“新苗成大树”
陈江发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迈腾科技生产车间。
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智慧产线高效运转,商贸综合体热闹非凡……日前,仲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园区镇(街道)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陈江街道,探寻这座产业重镇如何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年来,陈江街道立足传统产业根基,抢抓市场产业“焕新蝶变”机遇,以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全力驱动经济列车驶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今年预计竣工投产项目16个
走进惠州市多科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精密自动化设备正在调试,这些都应用于锂电池结构件及电池材料生产线,生产过程精密控制,远超行业标准。“我们服务的客户都是头部锂电企业,新厂房投产后产能预计提升50%以上。”多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雪川满怀信心地说。2024年,多科达在陈江街道获取一块35亩的土地用于建设新厂房,按照规划,将于今年12月完成主体建设,在2026年下半年安排部分车间进驻新厂区投入运营。
沿着华星大道前行,迈腾科技的现代化生产场景同样令人振奋。在10万平方米的厂区内,20多条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在数字化控制台前全神贯注地操作。惠州迈腾伟业副总经理黄伟表示:“我们主要生产5G路由器、光通讯设备等网络产品,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20%,预计2025年产值还将实现50%的增长。”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陈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芦俊超介绍,陈江通过“腾笼换鸟”战略,成功盘活空置厂房30万平方米,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2024年引进宇豪新能源等22个优质项目,推动朗华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促成辰奕智能等11个项目竣工投产。2024年,街道生产总值逼近300亿元大关,新增“四上”企业84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320家,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翻开陈江街道的产业版图,一个个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强劲“超级引擎”:宇豪新能源项目总投资9亿元,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0亿元;公牛集团投资7亿元建设的智能照明基地,将打造大湾区研发制造中心;惠德瑞锂电池项目专注高性能电池研发,预计年产值13亿元……
站在“十四五”收官节点,陈江锚定更高目标:将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基”,2025年预计竣工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116亿元,达产后可新增产值329亿元、税收1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视爵、昊昌等8个项目年内即可投产,预计新增产值15亿元;多科达、彩冠等新建项目也将为投资增长提供新支撑。
“制造”迈向“智造”
在陈江街道,一场从“制造”迈向“智造”的变革正涌起,众多制造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借助数字化的力量,为自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多科达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每台设备都拥有专属的“身份证”。“通过建立物料编码追溯系统,我们生产的设备实现了从物料采购到设备出库的全过程数据管理。”该公司副总经理赵雪川介绍,设备配备客户所需的MES系统、扫码控制系统及数据传输系统,具备产品物料全生命周期追溯、上线时间管控等功能。
在技术创新赛道上,迈腾科技在网络通信领域成绩斐然,产品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黄伟介绍:“我们最新一代Wi-Fi7路由器,连接速率高达19000Mbps,接入设备数、覆盖范围以及场景智能优化方面都满足了未来家庭的用网需求。”不仅如此,公司还联合高校开展Wi-Fi感知技术研究,挖掘路由器更多智能化可能。
陈江街道产业结构独特,工业占比超80%,但传统制造业占比较大,众多中小企业亟待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其向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化跃升?
“我们既要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也要培育新兴力量‘新苗成大树’。”陈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芦俊超表示,今年,街道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升级突破口,全力构建全新产业服务生态。依托省、市、区惠企政策,推动灯饰、五金等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实现提标升级;借助仲恺软件协会和运营商,助力50~6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与此同时,街道大力培育高企和专精特新企业,计划培育150家高企,新增30家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