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社官方网站

仲恺高新区聚焦产业发展提质提效提速推动项目建设

  阳春三月,春光正好!3月17日,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惠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仲恺站)暨亿纬锂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厂投产仪式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举行。这是仲恺高新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聚焦产业发展,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的又一具体举措。

  如今,仲恺全区上下政企一心、奋勇争先,“拼”尽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满满、决心笃定。在创新性落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狠抓实体经济和产业项目建设,奋力开创全面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新局面的奋斗历程中,阔步前行。

仲恺高新区的交通四通八达。

  拼优势

  “国字号”招牌增至18个

  春光明媚日,奋进正当时。

  2022年,仲恺高新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双双迈上新台阶。尤其是工业投资持续高增长,为仲恺高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事实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仲恺高新区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早已成为仲恺高新区各级各界的强烈共识。

  “仲恺高新区始终坚守工业精神,聚焦产业发展不遗余力。我们坚持集中一切力量上项目、齐心协力抓项目。”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汤俊介绍,去年该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0%和68%,R&D占GDP比重达7.73%。全区现有百亿级企业8家,超十亿企业47家,高企存量906家,规上工业企业96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仲恺高新区成功获评省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特色产业园”、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国字号”招牌已增至18个,“拼”出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优势都是“拼出来”的。2022年仲恺高新区新过会项目396宗,预计投资额895亿元,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指标向国内一流高新区看齐。其中,完成落地项目357宗,预计投资额612亿元,预计产值1386亿元。引进了金籁科技等3家百亿级制造业企业,旭硝子四期、中晟泰科等36宗项目动工建设,亿纬动力、赣锋锂业等65宗项目竣工投产,大项目建设大突破,带动了该区高质量发展大跨越,全区主要工业指标和工业项目建设效率评分分别排名全市第1名、第2名。

  此外,该区工业标准厂房项目也是边建边招边运营,且成效初显——标准化厂房的不断投入使用,为中小企业聚集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仲恺高新区委书记吴献民表示:“企业和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正是有大量像德赛矽镨、亿纬锂能、海格云链、金籁科技以及中集智谷、港之龙等优质企业和项目的不断加入、持续投入,才让我们有了培育百亿级企业、建设千亿级平台、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信心和勇气,才让仲恺高新区持续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仲恺高新区的生活环境也日益优美。

  拼做法

  产业链上提质、空间上提效、服务上提速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汤俊表示:“仲恺高新区紧紧围绕全市‘2+1’现代产业体系部署,继续担当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产业链上提质、产业空间上提效、产业服务上提速”。

  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

  在产业链提质方面,仲恺高新区坚持精准施策,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四链协同,全力打造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能源电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具体举措方面,在智能终端产业领域,坚持做大总量、提升质量,进一步强化优势产业链,发力智能穿戴、智能家电等全屋智能终端,打造全国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在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领域,紧跟软件国产化战略,把握鸿蒙发展的新机遇,推动产业逆势扩张;在能源电子产业领域,借助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东风,加大对能源电子“光、储、端、信”全链条的招商与培育力度,全力做大做强能源电子产业。在“光伏”领域,引进晶硅、逆变器企业;在“储能”领域,引进钠离子电池、做强锂离子电池;在“终端”领域,引进5G设备、智能电网等板块。同时,主动“建链”,补齐电子信息产业共性的需求,布局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板块。

  在产业空间提效上,仲恺高新区也有新办法。仲恺高新区创新思路,分类施策,积极推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全面突破”,东江、惠南科技园的“提质增效”,潼侨、惠环(西坑)村镇工业集聚区的“升级改造”。

  记者获悉,目前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项目基本布满、运营管理趋于成熟,园区形态初步呈现。目前已供地过万亩,引进项目169宗,总投资超过600亿元,预期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智慧大道、惠桥快线全线通车,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运行,企业服务中心挂牌运作。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投产,促进了仲恺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趋势,累计供应土地3504亩,引进项目93个,总投资773亿元。这两个市“3+7”产业园区正谋划着全面的突破。

  在“提质增效”方面,针对东江、惠南两个科技园,该区继续深挖潜能,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低效厂房,实现挖潜增效,破解土地资源受限的困境。

  东江科技园2022年发展势头良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54亿元,增长39.1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67%;规上工业总产值近449亿元,实现两年翻一番。惠南科技园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6亿元,增长7.7%;规上工业总产值312.55亿元,增长18.11%,突破300亿大关;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4家,占全市三分之一,信用园区建设获评全国优秀应用示范案例,营商环境日益向好。此外,仲恺高新区还将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三年攻坚推进,五年基本完成”的战略目标以及“万亩千亿”的要求,对潼侨、惠环(西坑)2个村镇工业集聚区进行升级改造,推动老旧工业区焕发新活力。

  在产业服务提速方面,仲恺高新区将落实“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要求,实施“一个攻坚,两业融合,三大工程,五外联动”的“1235”行动,当好金牌“店小二”,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开展一个攻坚年,围绕新落地项目总投资700亿元、年产值1700亿元目标,开展“全域、全链、全线”招商。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重点推进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在全产业链的应用,新增89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开展超百场“大手牵小手”产业链沙龙活动。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挂牌企业3家。实施工业稳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梯度培育三大工程,从落地、动工、投产全过程开展服务保障。发挥广东自贸区惠州联动发展区优势,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等“五外联动”组合拳,推动通关、贸易、投资便利化。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机制,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园区,惠州市潼湖生态智慧区企业服务中心于2022年8月成立。作为向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落户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专门性机构,企业服务中心由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统筹运作,在起步区集中配套(二期)驻点办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实施“一企一策”“一企一档”,一站式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我们将继续深入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以开展‘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年’活动为主抓手,用心、用情、用力为区内企业项目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优质、更加暖心的服务,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竭尽所能助力企业发展壮大,让企业安心投资仲恺、扎根仲恺、共享仲恺。”吴献民说。

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拼园区

  中集项目:投资方100%为规上企业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走集群化园区化发展路子。必须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和“3+7”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向园区集聚,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中配置,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在新一轮区域竞争、市场争夺中抢占先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年2月,仲恺高新区委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重大产业园区,结合市“3+7”产业园区工作部署,因地制宜推动片区建设。位于仲恺高新区沥林镇的中集项目(一期和二期)就是其中一个重大产业平台。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首开区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竣备以及当年交付投产,跑出了仲恺园区建设的“加速度”。其中,中集项目一期打造光电显示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集项目二期打造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中集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依托仲恺高新区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方面的优势,整合国际国内无线充电、燃料电池电控、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等领先的科技项目资源,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计划打造成为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为核心产业的专业化高端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签约企业62家,已投产的企业28家,正在装修的企业29家。

  “项目预计2023年全部投产,签约企业年产值45亿元,年税收1.5亿元;2023年50%入园企业上规纳统,2024年100%入园企业上规纳统。”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集项目(二期)计划打造成为以智能装备、卫星互联网与北斗+、应急安全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产业的专业化高端产业园区。

  经过近2年产业招商,中集项目(一期和二期)已引进90家深莞优质制造业企业落户惠州,总部整体搬迁至惠州超55家。在已签约企业中,投资方100%为规上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占70%以上,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2家,占比60%,专精特新企业10家,占比11%,其中3家企业启动了上市计划。

  “我们将培育入园企业100%获批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惠州中集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入驻企业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吸引人才超2万人。

  拼项目

  亿纬锂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厂 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96亿元

  产业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今年2月,仲恺高新区委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引建,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当天投产的亿纬锂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厂项目,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约70亿元打造“国际化新能源生态产业园”的一个部分。该项目位于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目前已有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工厂投产运营,配套工厂项目计划于2023年5月建成投产运营。

  亿纬锂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厂项目,投资总额逾31亿元,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生产动力电池,预计实现年产能12.5GWh(吉瓦时,也称千兆瓦时),预计年产值超96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600人。

  其中,第三十工厂生产乘用车方形铁锂电池,1年时间即建成投产;第三十一工厂生产方形三元电池,用时仅8个月即竣工投产。上述两工厂年产能可配套18.4万台纯电动乘用车,进一步提升了亿纬锂能在乘用车市场的交付能力。

  记者获悉,2022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总收入363.05亿元,同比上升114.82%。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预计公司整体营收在2024年达到1000亿元。

  据统计,亿纬锂能锂原电池在全球智能表计与智能交通领域应用数量超过17亿只,自2016年起连续7年销售额及出口额位列国内第一。亿纬锂能锂亚电池于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根据行业机构数据,2023年1月在动力电池领域,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装机量跃居全国前四、全球前十,商用车市场新能源专用车、卡车、客车装机量均进入全国前二。在储能电池领域,亿纬锂能2022年销量位居全球前三。

  记者获悉,仲恺高新区在建项目港之龙科技园项目,是港之龙集团在大湾区开发的100%自持产业园区项目,项目定位为“瞪羚企业培育基地”,主要以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超高清视频显示为三大主导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激光与增材制造等多产业辐射融合发展。

  该项目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10亿元,计划于今年10月底全面竣工,预计完成招商并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40亿元以上,年纳税达1亿元以上,为当地提供约15000个就业岗位。目前通过港之龙的产业私域流量招商,已经达成近10万平方米的租赁意向,行业为先进制造、半导体、新能源及智能装备,核心产品主要为可调式晶振、物联网模块、固态纳米钠电池及安防监控设备等,意向入驻企业年总产值可达20亿元。

  新能源产业联盟助力高质量发展

  3月17日,惠州新能源产业联盟在仲恺高新区正式揭牌成立。当前,我市新能源产业以新能源电池为主,产业基础较好,亦保持较快增速。目前,我市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电池制造设备-电池材料-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产业链,2022年拥有规上企业79家,是全市重点谋划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预计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5%。通过成立惠州新能源产业联盟,将联合新能源产业各方力量,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行业应用、产业发展,有助于惠州市构建更加完善的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助力惠州加快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杨敬贺 魏怡兰 通讯员惠仲宣

编辑:李晓华
上一篇: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