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社官方网站

【惠州旧影】淡水河:惠阳母亲河的历史变迁

  在中国,有两条同叫“淡水河”的河流,一条在宝岛台湾,一条在祖国大陆的南端——广东深圳、惠州境内。

  广东淡水河发源于深圳梧桐山北麓,全长95公里,横跨深圳、惠州两市,流经深圳横岗、龙城、龙岗、坪山、坪地、坑梓等地,由坑梓吓陂村进入惠州市惠阳区,再流经惠阳区秋长、淡水、惠阳经济开发区、永湖和惠城区三栋等地,最终经惠城区马安镇流入西枝江,是西枝江一级支流、东江二级支流。


摄于1940年的淡水铁桥。严艺超翻拍

  淡水河古称“上下淮水”

  淡水河古称“上下淮水”。据清雍正《归善县志》:“上下淮水,源出梧桐山。东流,受李溪水、蒋田水、米塘水;至鼓角山北旋,又受麻溪水;至官桥,合于西江,遂北流。受麻庄水,又受金斗水、丰湖水,入于龙江。”

  上下淮水因归善县的上下淮都而得名。“都”是明清时期县级以下的一级行政区划,所谓“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明清时的上下淮都(又称上下淮社)管辖范围不仅涵盖今天的惠阳区大部,还西至深圳龙岗、坪山等地。

  考诸史志,淡水河之名直到民国时期才有,同时又称“淮水”“淡水江”。民国《惠阳新志》提及淡水铁桥时称:“淡水桥在圩东北,跨淮水,长二百尺。”


桥东淡水码头与惠平车站相邻。严艺超翻拍

  淡水河过去有多美丽和繁华?

  淡水河过去到底有多美丽和繁华?2003年12月出版的《云巢构想与深惠发展》一书中,有大量描写上世纪70年代初淡水河的段落。该书执笔作者吕添(笔名“为而”)成长于惠阳永湖淡水河畔,在他的笔下,50多年前淡水河的画卷徐徐展开。

  1972年春夏之交的一个早晨,惠州桥东的淡水码头人头攒动,当时还是高中生的吕添登上惠帆203号客船,前往淡水探望伯父。当时,从惠城区到淡水,陆路交通工具很少,客运、货运都用船。惠帆203号的林船长是吕添的姨父,在淡水河上航行了20多年。

  “嘟——”船笛鸣响,载着30多名乘客的惠帆203号开始移动。沿着西枝江逆流而上,穿过西枝江大桥、河南岸,以及湖山村——鹅布角——竹仔园——文头岭大“U”字型河湾后,逆流而上,驶入淡水河。

  河道两岸都是天然蓄洪区,村庄离河道较远,也较分散。举目远眺,一片连绵的草坝地就像北方的大草原,牛群处处可见,水鸟满天飞。特别是白鹤,成群游荡,犹如绿毯上的一串串珍珠,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河滩上还有金色的沙子,细幼洁净。船航行不久,吕添感觉口渴。他走到船边,弯下腰双手一捧,清澈的河水灌进了口里,甘甜的味道流入心田。

  船很快到了鹿颈、淡塘地段,河水澄碧,河道宽阔。靠鹿颈河岸边是竹林,竹林后面是一片大树林,树林里有各种大小鸟巢,鸦在叫,鹤在飞,成群的麻雀在喧哗。对岸的淡塘,则是一片绿草如茵的低水坝,牛群和牧人安静地躺在绿茵的怀抱中。

  “船已进入永湖鱼潭窑——鼓角山下了。”船驶入永湖圩镇时,林船长特意提醒吕添,因为,这里是吕添的故乡。吕添对鱼潭窑印象深刻。1971年,吕添进入新开办的永湖中学上高一。夏天炎热时,学生们直接跳入淡水河洗澡。


清康熙舆图的上下淮水与鼓角山。严艺超翻拍

  鱼潭得名,是因为该河段多弯且水深,鱼虾很多。由此,永湖圩聚集了很多渔民,岸上还建了渔民村。当地的渔民一般是三两条船一伙,用网捕鱼。隔夜放网、放钓的渔民,天刚亮便到河边的渔船上收获。在渔船上,渔民们还指挥着一群鸬鹚捕鱼。在永湖,惠帆203号所过之处,都有放网和垂钓者,河道、竹林、渔人,形成了一幅原生态的渔竹图。

  随后,船驶入永湖与淡水的连接地段,两岸都是湿地,长满密密麻麻的黄竹。竹林延绵数公里,形成一条绿带,成为永湖的一大景色。这片竹林,在洪水泛滥时可以泄洪,能有效维护河岸的耕地和居民用地。民国诗人黎泽闿有诗《由淡水至永湖舟中作》云:“初程过淡水,之折水程赊。山复多妨路,江宽半占沙。地余兵后瘠,船是客中家。前望犹漫渺,吾生未有涯。”

  船驶到了1971年建成的永湖大桥。下游不远处,是几百年来永湖东西两岸人们的过渡码头。当时,永湖有公家船队和小船厂,永湖渡口于是成为永湖经济流通的枢纽,常有数十艘船在附近停靠。“渔船、货船穿梭河中,像一个小渔港。”回忆起当年的景象,吕添感慨地说。

  船继续向南行驶,进入了鼓角山水路,热闹的永湖圩渐渐消失。鼓角山的雄奇,是淡水河的一大特色。清光绪《惠州府志》记曰:“鼓角山,在府城南四十五里,左右两峰如鼓角拱抱郡城,淮水经其下。”从山谷河道而过,犹如走进另一个世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桨声、风吹竹林声声声入耳。

  船很快驶入了惠阳淡水、秋长一带的小平原,淡水河犹如一条绿带,穿过肥沃的田野。渐渐地,船又由宁静的风景驶入热闹,来到了牛龙迳码头。这是惠城至淡水航行的四大码头之一,开圩时间较长,可与永湖圩媲美。岸上熙熙攘攘,往来的村民很多,下船的客人占了大部分。林船长和船员把船稳住,并指挥搬运工人搬杂货。吕添趁机上岸活动,岸上有小吃店、商店等,还有卖牛场,很是热闹。

  船离开牛龙迳,又拐了多个弯,吕添远远望到了著名的淡水铁桥。这也预示着,经过40多公里水路、耗时三四个小时的旅程就要完成了。吕添挥别林船长,独自一人前往伯父家。出了码头,便是淡水桥头市场,这是农产品的集散地,也是食品、供销部门的主要领地。紧接着就是咸鱼街、大鱼街、杂货街,云集着天南地北的商贾小贩。淡水黄金酥丸的香味,从淡水老街一直飘到铁桥边。在古代,淡水河名为“上下淮水”,后来以淡水河为名,就是因为淡水圩的名气。

 
清乾隆舆图的鼓角嶂与碧甲司。严艺超翻拍

  淡水圩依河而生 水路航运发达

  淡水圩依河而生,水路航运发达。在淡水城北门有淡水河码头,是淡水圩最大的码头,是内河运输的咽喉。在下游不远处,有淡水圩的第二大码头水门河码头。凭借着淡水河的优势,淡水圩上联龙岗,下接惠州。据民国《惠阳新志》记载,淡水河“淡水以下通小轮,龙岗、西坑以下通小舟”,由此可知淡水圩码头作为淡水河枢纽的重要性。

  从淡水圩开往惠州的货船,多运载谷米、蒜头、木柴、炭、杂货和沙梨。丰水期可载运三、四百担,顺流而下两天可以到达惠州;在枯水期运载量要减半,行驶过程半以竹篙撑船,半以人力在岸边拉绳牵引,时间需要三四天。虽然在1933年淡龙公路(淡水——龙岗)建成通车,1934年惠淡公路(惠州——淡水)建成通车,但是淡水河上仍有大部货船在航行,因为运货成本较低。

  1960年,由于龙岗清林径水库建成,流入淡水河的水源大量减少,淡水河航道的作用逐渐减弱。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陆路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水路的客源和货源大为锐减。1984年9月,惠州到淡水的客运航线停止,淡水河码头渐渐荒废了。现在,在淡水河码头、水门河码头的位置,修建了仿古桥头堡,水门河的地名也被保留下来,成为老街坊的记忆。

  (严艺超) 阳母亲河的历史变迁

编辑:钇云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