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社官方网站

强国复兴有我丨新风善美 德润鹅城!惠城文明乡风劲吹汝湖,激活乡村文明新动能

  “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蔚然成风的背后,是当地扎实推动形成村规民约、制度规范。趣味互动、文艺展演、“为爱弯腰”捡跑公益活动……在春意盎然的3月16日上午,惠城区2025年“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之“新风善美 德润鹅城”“文明乡风在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走进了汝湖镇围仔村,与村民一同倡导移风易俗,共建文明乡风,弘扬雷锋精神,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由中共惠城区委宣传部、惠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惠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

  “十破十立” 推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吹进乡村

  活动当天,记者走进现场,看到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设置了四大体验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众多村民参与。有“惠城宣锋”志愿服务、“巧手传薪”非遗编织教学区、网络文明宣传活动、垃圾分类知识游戏、拓印,以及移风易俗、防溺水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网络文明建设、绿美惠州知识等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知识,也增强了他们对文明乡风建设的参与感。

  “活动自由体验时间是9点到9点55分,完成四个摊位互动打卡的市民,可在签到处领取汝湖特产——‘文明实践能量包’。村民还可以带上#文明鹅城我代言#话题,拍摄上传抖音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汝湖的新风尚。”惠城区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引下,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春风中,惠城区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文明为约、以实践为媒,通过“十破十立”,让文明新风吹散陈规旧俗,让绿美生态滋养淳朴乡风。

  在全方位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的过程中,汝湖镇通过线下线上进一步强化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各村开设专题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资料和移风易俗倡议书200余份,利用村务公开栏发布工作动态,通过村广播、喇叭宣传移风易俗事项。组织驻村团队、“两委”干部用客家话宣讲,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推动工作入脑入心,营造文明节俭、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和谐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营造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基础上,汝湖镇还通过培树典型示范,持续引领新风尚,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处处绽放。组建33支共4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捡跑、家风宣讲等活动20余场;常态化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推选和学习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故事分享会、“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活动30余次,聚焦形成向上向善文明新风尚。

  撕掉陋俗标签,益起捡跑践行环保

  贴满陈规陋俗的“包办婚姻”“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虐待老人”……孩子们纷纷上前撕掉贴在表演者身上的老旧风俗标签,“因为婚姻是自由的!”“因为浪费可耻!”“因为尊老爱幼才是传统美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场气氛热烈,互动有趣。

  节目展演环节同样精彩纷呈,涵盖了村史讲述、学生朗诵、三句半表演、互动游戏、经典吟诵、手工作品展示以及村T走秀等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才艺表演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体验,生动展现了汝湖镇在文明乡风建设中的成果与特色,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表演结束后,现场村民和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手持垃圾袋和夹子,沿着村道和田间小路,开启了一场“为爱弯腰 益起捡跑”活动。他们一边跑步,一边捡拾沿途的垃圾,用实际行动倡导环保理念,为建设美丽汝湖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记者了解到,作为典型镇的汝湖镇,近年来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结合《惠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丰富议事形式,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在23个村制定村规民约,运用积分制等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同时,广泛开展“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推动美丽圩镇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宣传活动”“扬新风·惠积分”等乡风文明建设主题系列活动,提升乡村治理有效性及村民配合度,带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值得关注的是,东亚村《移风易俗改陋习 红白理事会塑新风》入选惠州市“惠新风”乡风文明建设“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上围村获得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是全惠城区唯一上榜的村。

  惠报全媒体记者叶文青 通讯员郑惠茹

编辑:李霞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