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芦洲镇芦村村一户农家小院一扫往日的清幽静谧,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一场特殊的培训正在小院内上演,课堂上不设桌椅摆灶台,师生们不拿纸笔挥锅铲。炉火腾腾,芦洲镇有滋有味的乡村振兴“火候”正蒸蒸日上。
“我的农家乐梦想在政府和妇联的支持下实现了,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向师傅学,早日实现大厨梦!”农家小院退休再创业的老板娘何维娣踌躇满志。 白切鸡、酿豆腐、东坡大肉,寄托着东江人独特的美食记忆,孕育了独特的东江味道。如何才能够烹饪出原汁原味的东江美食,却让村民学员们连连惊叹。
师傅向学员展示白切鸡做法。
“哇,原来白切鸡煮之前要焯几下水!”“这下知道了,酿肉不要放盐……”学员们边惊叹着边抓着纸笔、手机认真记录。
“粤菜师傅”培训送技进村、送课上门,家门口的厨艺进修班让各家各户的“主厨”们期盼已久。拥有39年厨龄的郑华彪师傅经验丰富,为期两周的东江特色菜厨艺教学面面俱到,后续培养推介渠道多向顺畅……村民们通过专业培训将逐步成为建设芦洲乡村振兴美食美味的中坚力量。
“乡村振兴少不了一饭一勺。从现在的乡村发展路径来说,乡村特色资源是原材料,那粤菜师傅就是调味,是做好乡村振兴这道菜缺不了的香与味。”芦洲镇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民以食为天,乡镇的发展振兴离不开舌尖上的家乡味道,离不开往来游人寄托的乡情乡味。凝聚在芦洲风味人间中的共识和合力,正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蒸蒸日上。
文/图/视频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廖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