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鹅城舞台秀”成文化品牌
“民星”上舞台 你我是主角
“想唱就唱,想演就演,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能上台秀才艺。”日前,2021年“唱支歌儿给党听”——“鹅城舞台秀”第七季如约而至。自2014年以来,这个“民星舞台”每年都在惠城区上演。它提供了一个让老百姓自娱自乐的舞台,让文化在这里滋长,快乐从这里蔓延。
近年来,惠城区大力推动文化惠民,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品牌工程,以文化力量推动城市发展,用文化活动装点惠城百姓生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搭建“平民舞台”,掀起群众文化热潮
灯光闪耀,音乐响起,情歌、民歌、流行歌,伴舞、独舞、广场舞……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欢呼和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以舞台为圆心,向着惠城区每一寸土地扩散开去。
零门槛、零费用,这是一个为普通老百姓打造的展示才艺的舞台。2014年一场专门给老百姓举办的文化盛宴,如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爆整个惠城,“鹅城舞台秀”这5个字,一跃成为惠城家喻户晓的文化名片,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被誉为“惠城版星光大道”。
不设门槛,为的是鼓励有文艺特长的街坊登台秀才艺。在这个舞台上,上台的演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不分年龄,上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下至几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不分职业,有学生、有教师、有工人,也有退休老人。
去年,首次采取网络平台现场直播、线上推广展播的方式开展的“鹅城舞台秀”第六季,参赛人员达到600人次,累计登台表演的群众近2000人次,观看直播的观众累计超过150万人次。“今年,第七季首次采用声乐专场。”惠城区文化馆馆长方得弟说,相对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唱歌的群众基础更广、门槛更低,更受老百姓的喜爱。
“鹅城舞台秀”提供了一个让老百姓自娱自乐的舞台,让文化在这里滋长,快乐从这里蔓延。”惠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个活动,发现培养了大量文化人才,数十人被捧成了“草根明星”。如今,在惠城区越来越多的“草根明星”挑起大梁,成为活跃惠城文艺界的生力军。
随着“草根明星”数量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各文艺团体演艺水平不断提升。大型话剧《小巷总理》在广东省艺术节中载誉而归,大型音乐剧《千年之约》成为惠州文化旅游的直观名片,《一缕阳光》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惠城人说惠城事”“惠城人唱惠城歌”蔚然成风。
往届惠城“鹅城舞台秀”现场。
播撒文化种子,带动基层文化新风
“鹅城舞台秀”让百姓实现从“配角”到“主角”、从“观众”到“演员”的转换,把文化种子播撒到基层。而近年来,惠城区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近日,惠城区桥西街道文化站少儿舞蹈室里传来一阵阵律动的节拍。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开展各类免费课程、公益培训活动,已成为桥西街道文化馆特色品牌活动之一。
群众有了文化活动热情,但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和场所,怎么办?去年以来,惠城区立足实际,形成以惠城区文化馆总馆为龙头、13个镇(街)分馆为骨干、3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统筹联动、共建共享的总分馆制模式。“这一模式加大了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输血、帮扶、带动,扩大了文化惠民的力度。”方得弟说。
剪纸公益培训班在江北街道拉开帷幕,20余名剪纸爱好者近距离接受惠州剪纸技艺传人苏定明指导,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小金口暑期公益课堂上,小朋友们跟着非遗传承人一脚一拳地学习麒麟舞;在江南街道暑期公益课堂上,30多位小朋友认真欢快地舞动,感受着舞蹈带来的快乐……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文化场馆提质升级,让惠城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越来越多居民群众受益。
此外,惠城区还深入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提升文化惠民普及率。线上艺术培训课程培训65个班次,培训学员共3000人次;主办“鹅城公益大讲堂”6个专家讲座,现场学员近千人,网络直播点击量超过一万人次;围绕“助力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主题,组织13场次文艺轻骑兵下乡文艺演出活动……一场又一场接地气的文艺汇演和专业培训,为普通老百姓奉上一道道精彩的文化大餐,文化惠民的雨露广泛滋润,“高大上”的文化在惠城基层落地开花。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