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ngái)系客家人!”无论身在何处,一句客家话:“我是客家人”,立即唤醒客家人血液中流淌的客家情。不过,客家文化大家是否了解呢?
在罗浮山脚下的博罗县长宁镇埔筏村客家婆景区内,有一座客家婆民俗文化馆,在这里,形式多样的实物、绘画、蜡像等,生动呈现了客家人迁徙、教育、民俗、农耕、传统美食等不同主题内涵,让人们深入品味到千年客家文化之韵。
了解客家文化,先了解客家人从何而来
“要了解客家文化,先要了解客家人从哪里来……”踏进客家婆民俗文化馆,该馆讲解员曾伟娴将客家文化娓娓道来。
古代历史上,客家人经历过5次大迁徙。据介绍,“客家”属于中原汉族的分支,历史上由于朝代变更或战乱持续,不少人从中原地区向南进行了数次大型迁徙,聚集在闽、粤、赣连接地区。由此可见,客家人是离开了自己的常驻地,到另一个地方安居乐业的人群。简单来说,客家人就是客居他乡之人。
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将他乡变为故乡。如今,客家人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惠州居住着众多客家人,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是众多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故土,有着“客家侨都”之称。
“有意思的是,客家人汇聚了三种客家语系,非常独特。”曾伟娴介绍,在客家民系第三次迁徙,即南宋至明朝时期,受战争等影响,部分人到达了惠州,汉族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开始与原住民语言融合。“惠州地处广东三大方言语系的融汇地带,形成了本土客家语系、粤语客家语系、闽南客家语系,所以即便同在一个空间,都可能相互听不懂对方说的话。”
民俗文化馆内展示的媒婆说亲场景。
民俗文化馆内展示的制作豆腐场景。
民俗文化馆内展示的过年团圆场景。
生动还原客家先辈生产生活场景
千百年的迁徙路上,客家民系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精华,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行走在客家婆民俗文化馆,犹如穿行在客家文化的时空长廊。
这个集客家历史文化、乡风民俗、特色农耕、人文故事、印象古街、豆腐作坊于一体的综合展览馆,展示了客家风情、乡土文化,生动地还原了客家先辈诸多生产与生活的场景。
人们可以通过象形文字百家姓及家谱书籍,寻根问祖;从农耕场景中,了解粮食从播种到丰收的全过程;从精心布局的天井中,感受先辈的智慧及“四水归堂”的风水学问……
“篾帽玲珑出客家,巧手编来中国韵”,在“编凉帽织旧梦”蜡像场景中,客家妇女手中的客家凉帽引人注目。
“客家凉帽又叫‘苏公笠’。当年苏东坡见爱妾王朝云顶着烈日在花园打理花草,就在当地竹笠的基础上,改造成中间开一孔以适应发髻的凉帽给她用。人们纷纷效仿,于是成了后世的客家凉帽。”曾伟娴介绍,客家凉帽由篾片和麦秆编成,四周垂挂折叠均匀的布,从前客家妇女是为了遮羞,后来在田间劳作则是为了遮阳。
客家传统技艺与现代智能制造相遇
“这个是石磨,外婆以前就是用这个磨豆子的……”在馆内的五谷豆坊,69岁的邓阿姨有些激动地对两个外孙女说。当天,她和女儿特意带孩子前来参观。“我是惠阳淡水的客家人,这里很多客家文化场景的寓意,我们这些老一辈都懂,希望孩子以后也能记住我们自己的客家文化。”
眼前,一尊尊蜡像,一个个场景,生动还原了一家人齐心协力,挑豆、磨浆、煮浆……最后制成豆腐的过程。有句俗话叫“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繁琐的工序倾注了一家人的心血,也展示了客家人勤恳朴实的生活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如今,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豆制品制作已从传统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慢慢转型到机械化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游客在馆旁即可感受智能制造的魅力,透过参观通道玻璃窗,可以看到机械化传送带上,一盒盒罗浮山山水豆腐花完成封装,即将进行打包配送。在这里,全自动化豆腐花生产线一小时产量可达两万杯。
虽有科技加持,但为了保持“传统味”,罗浮山山水豆腐花依然延续豆腐花传统制作技艺。今年,罗浮山山水豆腐花制作技艺成功入选惠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惠州非遗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馆内陈设的博罗湖镇大鼓。
客家人劳作时穿戴的蓑衣笠帽。
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馆内展示的园洲粤曲(剧)。
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说起“非遗”,值得关注的是,在客家婆民俗文化馆内,特别设置了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馆。作为惠州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博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多彩的客家文化,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
馆内展示了博罗近年来获评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6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涵盖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医药等八个类别。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龙华大鼓、博罗湖镇上灯习俗、园洲粤曲(剧)……从图片、文字、实物、展品中,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博罗非遗文化的魅力。
“咚、咚、咚……”敲起博罗湖镇大鼓,喜庆的氛围感瞬间拉满。在这里,游客还可亲身体验非遗文化。湖镇千锣百鼓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博罗县民间文化艺术表演最为突出的体现之一。湖镇镇98%的自然村都组织成立大鼓队伍,湖镇大鼓在当地已成为重要礼仪、庆典的一项必备仪式。
记者了解到,客家婆民俗文化馆建成以来,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还有不少学生自发当起了“小小讲解员”。去年,文化馆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客家婆民俗文化馆创立的初衷是更好地传承客家文化。”曾伟娴说,期待更多市民游客走进文化馆,探索客家文化、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同守护、传承客家文化、非遗文化。
文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实习生钟婷
图 惠州日报记者哈鹏 肖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