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一荤两素” 、课后学生们有85门兴趣课供选择…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博罗县罗阳四小扎实推行国家和省有关开展课后服务“5+2”模式的要求,让家长们的“操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9月8日记者从博罗县教育局获悉,截止至2021年9月,博罗县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今年秋季学期,全县共有86所学校开展了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其中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学生人数3万余人,着力解决了家长无时间看护“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悉,博罗县自2019年开始试点校内课后服务,是惠州市最先试点的县区。在落实推进校内午托这项“大民生”实事过程中,博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公益性、普惠性为原则,帮助学生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提供优质校内课后服务,全面落实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校内课后服务。
吃住放心,家长安心
据了解,博罗校内课后服务由第三方机构博雅提供。课后服务包括早、午餐,午休及下午课后托管、课后兴趣班等多项服务,并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不仅解决了家长上班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与经济负担。
两荤一素营养餐。
博雅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的在校午餐由取得合法资质的配餐企业集体配送至学校饭堂,并进行分餐。每餐为两荤一素营养搭配。餐后,由专职人员带领学生前往、看管,统一安排在宿舍、教室,或经过改造具备一定条件的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室等场所,保障学生午休质量。
“学校还是比较放心,孩子在学校也比较听话。” 8日上午,记者走访博罗县罗阳第四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曾女士满意的说到;“外面的午托比较乱,安全没法保障,学校办了午托之后,宿舍环境和生活老师都很好,对小朋友的照顾很周到,所以我们都很放心。”孩子就读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陈女士也对校内课后服务表示认可。
据博罗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内课后服务主要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服务对象在校学生,由家长自愿选择参加。并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中低年级学生。服务收费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建立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成本机制,并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相应减免。通过开展校内课后服务,不仅帮助家长解决午间、下午接送小孩的困难,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用心减负,优化教学
据了解,“双减”政策出台之后,以博罗县罗阳第四小学为例,随即争取上级支持投入98万元改造午休宿舍,目前能够提供床位998张,后期又增加床位225个;投入120万元改造学校饭堂,尽最大能力满足学生在校用餐、午休需求。
学生午休宿舍。
除了对学生午餐、午休的投入,罗阳第四小学校长梁云辉还介绍到,学校还对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进行改造和升级,新建校园电视台、中医药文化展馆、快乐读书吧、乒乓球馆等,为在校内课后服务中大范围开展兴趣班和社团活动提供场室和设施设备的保障。目前学校每周共开设27个兴趣班课程学习或社团活动,包含琴棋书画类,新学期将增加至85个。再者,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聘任具有专科、本科学历和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为校内课后服务提供优秀师资保障。
目前,“双减”先行的博罗地区校内服务内容丰富,有让家长放心、省心、安心的美味营养午餐;有给孩子提供睡得舒心的午休场所;有陪伴孩子、保障孩子安全的生活老师;有专业老师提供的优质作业辅导,课后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们在校园里既能得到安全的保障,又能有效学习、丰富生活。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