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农活忙。位于博罗县公庄镇陂头神村正子村民小组的惠州市龙眼标准化示范果园里,一棵棵龙眼树开满了花,有的树上还挂满了刚刚成型的幼果。
47岁的王晓晖是博罗县公庄镇溪联村人,也是这个果园的主人,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棉麻衣在果园里忙碌着。
在溪联村,在公庄镇,甚至博罗县,王晓晖都是一位“名人”。她的出名,不仅因为获得“博罗县农业状元”等多项荣誉,更因为她因地制宜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探索初加工解决果蔬滞销难题
王晓晖早年外出打工,有了孩子便回到了村里。公庄镇盛产荔枝、龙眼,王晓晖和爱人承包了50亩山地种植龙眼、荔枝。
“一开始很辛苦,起早贪黑,特别是龙眼、荔枝上市时,每天半夜去果园里摘,然后骑着摩托车送到市场上售卖。”回忆过去,王晓晖感慨良多。
种好果树要靠技术。“很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王晓晖和爱人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种植经验。
碰到丰年,荔枝、龙眼面临滞销困境。“2017年,不少果子烂在枝头。”王晓晖在心疼之余,萌生了制作干果的主意。
“荔枝干、龙眼干,大家都喜欢,卖不完就拿来制干果。”一开始,王晓晖用土法烘干,耗时长、出果少,效果不佳。2019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她建起了烘干房,用现代技术烘干,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利用这个烘干房,不仅实现了荔枝、龙眼的初加工,王晓晖也开始探索其他果蔬的初加工。
“去年因为疫情,村里的花菜滞销,我就想着把花菜烘干,试烘了几千斤新鲜花菜,才琢磨出烘干技巧。”就这样,善于琢磨的王晓晖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花菜滞销的问题。
建设新厂房,日子奔甜蜜
王晓晖还积极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对于村民们的上门讨教,她从不拒绝,一一传授。几年前,她和爱人成立了博罗县公庄镇溪联村辉煌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60户农户一起致富。
张智辉是合作社成员之一,说起王晓晖,他满口称赞:“王晓晖夫妻俩很好,勤快热心,教我们技术,还帮我们解决销路问题。加入合作社以来,我承包的荔枝、龙眼果园从起初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50多亩。”
王晓晖种植的果园达600余亩,去年出产龙眼、荔枝约60万斤,干货约1.5万斤,年纯利润130万元,预计今年增长20%以上。王晓晖的果园还长期聘请了10多位村民,荔枝、龙眼上市时还要聘请一两百人摘荔枝、剥壳等,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随着政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王晓晖经常外出培训,接受能力很强的她开了抖音号,并尝试直播推荐自家的产品。“去年,依靠政府部门的大力帮扶,我们打开了电商销售的大门,市场更为广阔。作为新农人,我要再加把劲。”
王晓晖有了新目标,“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助力下,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业,并带着村民一起奔康致富。”目前,王晓晖正在申请广东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建设一栋总占地面积达990平方米的新厂房,“今年是丰收年,希望新厂房尽快建好,让村民丰产又丰收,争取把村里的优质农产品卖到国外去,让甜蜜日子更有奔头。”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朱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