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鲜花盛开。博罗县麻陂镇塘尾村的玫瑰、百合基地也迎来了收获季节,基地里工人们忙个不停,慕名而来的游客穿梭其间,赏花闻香、拍照留念。
近年来,塘尾村以花为媒,做大做强花卉经济,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朵朵玫瑰,含苞待放。
十余玫瑰花品种落地塘尾村
走进塘尾村的玫瑰花种植大棚,空气中芬芳萦绕,满是甜甜的滋味。
惠州市壹米玫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应平带领工人,忙着在地里修剪玫瑰花枝叶。2018年底,该公司进驻塘尾村,采用大棚种植玫瑰花。田应平是云南人,熟悉云南花卉市场,他从云南引进了当地市场比较流行的玫瑰花新品种。随后,蜜桃雪山、新娘、香水荔枝、苏醒、红袖等10多个玫瑰花品种便在塘尾村落地生根。
种植1年后,玫瑰花有了产出,不仅出品不错,产值也可观。一亩地产值大约4万元。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玫瑰花产销旺季,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在基地做工,是五六十岁的人都能干得来的活儿,村里的劳动力利用起来了,村民还能增加收入。”田应平说,在基地一天工作8小时能有120元收入,一个月下来,最多能有3000多元。忙时,他们一天要请三四个村民来帮忙剪花、施肥、采花等。
田应平从云南引进种植了十多个品种的玫瑰花。
目前基地种植了5亩玫瑰花。受年初寒潮影响,玫瑰花上市时间推迟,不过,早已有惠州市区、深圳的批发商预订玫瑰花了。
田应平说,自己也想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给村民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销路问题。如今,田应平也尝试往第二产业方向发展,制作玫瑰花纯露产品,走电商发展的道路。在他看来,塘尾村生态环境好,水源好,他有信心将来可以利用玫瑰花基地,发展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百合花基地百合供不应求。
百合花基地带动村民就业
在塘尾村的另外一个花卉基地——百合花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一派丰收景象。基地负责人章华敏忙得不可开交,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基地里种植的60多亩百合花也卖了大部分,每天客户络绎不绝。
2013年,章华敏到塘尾村开始种植百合花。60多亩的百合花是去年九月份种下去的,十二月开始一茬茬上市,一直忙到现在。“每天都要剪四五千枝百合,多的时候六七千枝。”章华敏告诉记者,基地里的百合花除了本地一些花卉采购商购买之外,大部分销往广州花卉批发市场。
美丽的百合花。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章华敏的花卉基地供应百合花约5万枝,价格也一路走高。“今年的市场行情是最近几年来最好的,10枝百合就卖到100元。基地里的百合花一运到广州花卉批发市场,就被采购商抢光了。”章华敏说,今年由于受霜冻天气和疫情的影响,百合花供应量减少,出于对市场的担心,不少种植户百合花的种植面积也有所减少,另外冬季花卉生长缓慢,货源供不应求。
塘尾村百合花基地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致富。“最忙碌的时候基地每天需要30多个工人,聘请的全是本地村民。”章华敏说,这几年,塘尾村的“花海”也吸引了不少“寻香而来”的游客,“一到周末,村里就热闹了,不少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和本地游客就会前来花卉基地观赏、拍照留影。”看着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章华敏也由衷感到高兴。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陈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