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社官方网站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2022惠州东坡荔枝文化节活动现场。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2022惠州东坡荔枝文化节上,现场播放宣传片《惠州东坡荔的前世今生》,讲述惠州荔枝与北宋大文豪结缘的故事,展示惠州如何挖掘传承荔枝文化、做强荔枝产业的决心。

  一颗荔枝,是如何进入惠州的文化视野、红透惠州大地的?

  罗浮山荔枝南朝时已著名

  作为南方水果,荔枝在岭南的种植历史悠久。东汉时期,为了使人们了解真实的岭南风土物产,以及供交趾刺史部及各级属员资政之需,番禺人杨孚撰写了《异物志》,这是中国第一部地区性物产专志,记载了荔枝、龙眼等众多岭南水果,“荔支为异,多汁,味甘绝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可饱食,不可使厌。生时大如鸡子,其肤光泽,皮中食;干则焦小,则肌核不如生时奇。四月始熟也。”

  在很多文献中,荔枝又写作“荔支”或“荔子”。杨孚《异物志》第一次系统介绍荔枝,赋予荔枝深厚的文化基因。自此后,历代文人多有关于荔枝的描述,都不吝溢美之词,如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荔枝,甘美多汁,极益人也”;唐段公路《北户录》“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支”以及刘恂《岭表录异》“荔枝,南中之珍果也。”

  惠州荔枝,在各地都有栽种,其中,较早出名的是罗浮山荔枝。1400多年前的南朝,《齐民要术》收录的竺法真《登罗浮山疏》记述,“荔枝,冬青,夏至日子始熟,六七月可食,甘酸宜人,其细核者谓之焦核,荔枝之最珍者也。”有论者指出,这可能是关于罗浮山乃至惠州荔枝最早的记载。自竺法真后,罗浮山荔枝声名鹊起,屡见于历代方志中。

  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是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让人从岭南快马加鞭为杨贵妃供应新鲜荔枝的事情,当时,岭南荔枝已经是闻名全国的水果。

  罗浮山荔枝也小有名气,殷尧藩《送刘禹锡侍卿出刺连州》云“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分红广海程。”黄滔《寄罗浮山道者》“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漫山遍野的荔枝,已经不仅是令人垂涎的水果,还是引人神往的胜景。

  明初岭南才子孙蕡《忆罗浮诗》有“罗浮此日南薰转,无数漫山荔子红”之句,罗浮山荔枝种植规模,可谓代代延续,足见人们对荔枝的珍爱程度。

  荔枝还作为一种财富和地位出现在历史时空中。明末清初广东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称,“东粤故多荔枝。问园亭之美,则举荔枝以对。家有荔枝千株,其人与万户侯等。有荔枝之家,是谓大室。”

  惠州人自古就栽种荔枝

  罗浮山下的惠州大地,也是到处可见荔枝,且与惠州人的生活融为一体。

  北宋咸平二年(999),四川阆中人陈尧佐从潮州通判位置上移典惠州(时为祯州),建野吏亭于梌山东北隅,于太守东堂手植荔枝一株,人称“将军树”,岁时大熟,吏民同享。

  北宋治平三年(1066),陈偁出任惠州太守,经划丰湖、整治湖山,还首次提出“惠阳八景”,即鹤峰晴照、雁塔斜晖、桃园日暖、荔浦风清、丰湖渔唱、半径樵归、山寺岚烟、水帘飞瀑。“惠阳八景”被后世誉为惠州西湖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荔浦风清”位于水北江边,可以看出当时惠州城垣周边出现大面积种植荔枝的情况。

  巧合的是,陈尧佐的“将军树”和陈偁的“荔浦风清”,在数十年后,与大文豪苏东坡相遇,将惠州荔枝的名气提升至顶峰,成就今日东坡荔枝品牌。

  宋绍圣元年(1094)九月初,南贬惠州的苏东坡越大庾岭,过南雄州,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闻其介绍惠州风物之美,“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称赞惠州“此邦宜住玉堂仙”,对惠州无限憧憬。

  当年十月十二日,苏东坡抵达惠州府城,开始两年七个月的寓惠生活。在“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的惠州,苏东坡经历了两个荔枝成熟季。

  绍圣二年(1095)三月初,苏东坡游惠州城北白水山汤泉,归途路过水北荔浦,见“荔子累累如芡实”,兴奋不已。荔枝主人是一位八旬老人,“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老翁热情地向苏东坡介绍荔枝生长情况,并邀请他等荔枝完全成熟时再来品尝,食饱后再打包。到了四月初,苏东坡终于吃上惠州荔枝,写下《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称赞荔枝“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苏东坡在诗中自注还将荔枝肉感比肩江鳐柱、河豚鱼,可谓独特。初食荔枝的苏东坡,在另外一篇《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枝》中,也给予荔枝极高评价,“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坐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臂。骨细肌香,恰似当年十八娘。”

  第二年夏天,绍圣三年(1096)四月,又是荔枝成熟季。苏东坡受邀至梌山惠州府衙做客,在太守东堂看见前太守陈尧佐在栽种的“将军树”,睹物思人,写下千古名篇《食荔支》。

  苏东坡在《食荔支》诗引中写到,“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之将军树。今岁大熟,赏啖之余,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食荔支》有两首,其一为:“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讲述将军荔生长和采摘情况。其二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后世流传甚广,成为岭南荔枝千古不易的广告词。

  自苏东坡后,惠州荔枝名满天下。经过历代惠州人的种植和栽培,惠州成为岭南荔枝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岭南荔枝中最具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品种之一。“镇隆荔枝”“罗浮山荔枝”相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荔枝,已经融入惠州人的生活日常和城市文化血脉。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编辑:李晓华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