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社官方网站

惠州市科贸职业技术学校:职教沃土育桃李 “3+证书”铸辉煌

  四月的惠州,处处涌动着春夏之交的蓬勃气息。在惠州市科贸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科贸职校)的光荣榜上,2025届“3+证书”高考成绩格外亮眼:本科上线人数达203人,较去年增加91人。众多学子考入心仪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省“双高计划”一流高职院校,其中不乏从“及格线边缘”逆袭到“超本科线90分”的励志故事。这所中职学校如何让基础薄弱的学子叩开高等教育的大门?日前,惠州日报记者走进科贸职校校园,探寻其育人密码。

文化与技能双轨并行,在科贸职校,学生编织起通往成功的成长双翼。

  分层施策,让每个学子找到成长的坐标系

  在科贸职校的教学楼里,高考班二年级的语文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A层学生围坐在一起,对着应用文写作方法进行热烈讨论;B层学生的教室中,老师在解析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C层课堂里,学生在攻克文言文虚词辨析的难题。这种“精准分层+动态调整”的教学模式,正是学校破解学生基础差异的“金钥匙”。

  学校高考部负责人李丽介绍,高考班二年级下学期,学校通过专业成绩、文化素养、学习习惯等多维学情分析,将学生分为平行班与冲刺班,建立起涵盖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测试成绩的动态电子档案。

  每周2课时的“靶向补弱课”如同精准滴灌的营养液。语文科目针对A层学生强化作文结构与字词积累,为B层学生开设阅读简答题专项突破,帮C层学生攻克诗歌鉴赏与文言文难关;数学从初中计算能力补起,分阶段完成职教高考核心模块教学,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在低难度起步中重建学习信心;英语借助语法测试、词汇量评估和学习风格问卷,为每个学生定制“单词记忆曲线”和语法突破计划,实现“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提升。

  2025届毕业生刘奕丰曾因英语、数学双科薄弱被分到平行班,通过一学期的补弱课,凭借持续进步调整到冲刺班,最终以350分的成绩超出本科线90多分,被心仪的院校录取。刘奕丰的成功诠释了该校分层教学的核心价值——不是简单的优劣划分,而是为每个学子搭建向上的阶梯。在这里,每个学生都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被仔细标注的坐标点,帮助学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

  双轨并行,编织文化与技能的成长双翼

  在计算机机房,学生们正专注地调试代码,屏幕上的程序即将作为技能大赛考核作品。而在隔壁的文化课教室,英语老师正结合计算机专业术语讲解职场英语。这种“文化成绩+技能证书”双达标的育人模式,在科贸职校有着清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学校打破“重文化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构建起“技能证书前置化、文化备考贯穿化”的双轨体系。高考班一年级下学期,各专业科组便启动技能证书培训,机电、计算机等专业分别组建由“双师型”教师领衔的考证团队,将考点拆解为“每日一训”的微任务,并融入游戏化元素,让技能备考变得趣味盎然。到二年级第二学期,98%的学生已提前完成证书考核,为高考全力冲刺文化课腾出黄金时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专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数学老师在讲解函数时,以机械零件尺寸计算为例;语文作文课布置“撰写求职简历”“设计产品说明书”等实用文体;英语课堂引入专业领域的英文资料,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熟悉行业术语。这种“左手技能、右手文化”的培养模式,不仅让学生在“3+证书”高考中实现双达标,更奠定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师资赋能,打造高考备考“最强战队”

  走进科贸职校的教师办公室,高考班三年级语文组在进行“高考真题解构”教研活动。老师们将近五年的作文题按“生活情境”“职业素养”“社会热点”分类,研发出“情景式教学”系列课程。这种扎根考纲、深耕学情的教研氛围,正是学校备考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构建起“双师型+研究型”的教师培养体系:要求“3+证书”高考班教师必须具备“文化课教学能力+专业技能证书”双重资质,定期组织教师参与职教高考研讨会、到高职院校跟岗学习。

  每周的集体备课会上,老师们不仅分析知识点,更研究学生的“认知痛点”——比如数学组发现“初中计算漏洞”是制约学生进步的关键,便开发出“每日10分钟速算闯关”小程序;英语组针对“词汇遗忘率高”问题,引入艾宾浩斯记忆法,设计个性化单词打卡计划。

  学校对教学成果的激励机制更激发教师创造力。在职称评定中,将高考成绩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优先推荐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设立“优秀高考班主任”“学科突破奖”等专项奖励,让深耕备考的教师获得职业认同;寒暑假的国培省培项目、与本科院校合作的教研课题,为教师提供持续成长的“充电桩”。

  创新驱动,用智慧与温度重构备考生态

  这所学校的创新,既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迭代,更蕴含在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诠释。

  语文组的“情景式教学”堪称亮点,老师结合生活场景、热门话题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数学组推行“目标分数拆解法”,引导学生将高考目标分解到每个知识点,用“一题一段”的微进步累积成质变;英语组创设“三轮复习法”,从二年级启动基础夯实,三年级上学期专题突破、下学期模拟冲刺,每阶段都匹配心理辅导与学习策略指导。这些创新举措,让备考不再是机械刷题,而是能力与心态的双重进阶。

  更温暖的创新在于对“人”的关注。在整个三年级最后一学期的高考备考阶段,学校专门安排一名心理老师长期驻扎在小金口校区,为高考班备考学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缓解学生的备考焦虑。此外,学校不定期为高考班开展拔河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在科贸职校,每个孩子都被赋予重新出发的勇气,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当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从科贸职校走向更高舞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3+证书”高考的成绩提升,更是职业教育“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实践。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叶苗苗

编辑:李霞
上一篇: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