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

惠州13所学校将建地下停车场 新增6440个车位

  9月1日,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孩子们就正式开学了。家长接送孩子最怕什么?没错,就怕校门口堵车。市教育局一直非常重视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整治问题,将其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事项清单,积极联动公安交警部门,因地制宜,多举措缓解校园门口交通拥堵,取得良好成效,有效提升师生家长获得感满意度。

  全市已完成249处校园周边堵点排查整治

  “开展全市校园周边拥堵整治是我市‘办实事开新局·十惠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全面摸排、找准堵点、一点一策”的原则,该局会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惠城区教育局等部门,对惠城中心区学校(幼儿园)交通拥堵情况开展调研。

我市学生在放学途中。

  据悉,惠城区排查出的14处校园周边主要堵点均已联合交警部门、属地政府、有关学校(幼儿园)等制定了治堵方案,落实了整治,目前已完成11处堵点的治理,另有3处正在推进中。各县(区)参照市里部署和惠城区的做法已完成249处堵点排查整治。

  惠州市还全面推行校园交通标准化建设,全市各级各校与交警部门协调配合,规范完善限速标志、减速设施、学生过街通道和临时停车位等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校门口设置护畅区及接送学生机动车道,全市已完成114所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标识整治工作。

  推动“警家校”护安护畅合力保学子平安

  “小朋友,等一等,那辆车走了你再过。”在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每到上放学高峰期,总会看到家长志愿者身着反光衣,拿着小红旗在校门口护送孩子们过马路。这是惠州推行的“警家校”护安护畅行动。

  “警家校”活动中,交警、学校、家长三方在每天上放学时段,协助驾车家长带孩子下车,将孩子护送至校门口“护畅区”内,配合交警指挥驾车家长快速通过,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公安民警和志愿者的四方联动搭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综合治理平台,有效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校园周边交通管理工作中来。“目前,我市各级各校均已开展‘警家校’校外护学岗活动,参加护安护畅活动家长志愿者累计达到30多万人,有效改善上学放学时段校园周边拥堵。”

  针对高中阶段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特点,惠州还在高中学校推行“人等车”理念,引导学子文明离校,让想坐车的人(学生),把所有物品准备好后,再联系家长到校门接人,即停即上,不占车位,确保交通顺畅。

  校车公交化提高通行效率

  在惠州,家长不方便接送孩子上放学,可以选择校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校车2000多台,乘坐校车学生(幼儿)12万多人,校车全部安装了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并接入市级基准监控平台。目前,我市准备投入五百多万元搭建“市-县-校”三级校车智能视频监控平台,通过自动及时预警、纠正超速、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实现家长通过手机APP能准时准点接送孩子。另外,惠州还开通惠州市第五中学、惠州一中实验学校、惠州市惠南学校等校车公交线400多条。

我市学生在家长志愿者护学岗上安全通过斑马线。

  为办好农村学前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惠州还探索组织爱心企业家向农村幼儿园捐赠校车(含司机工资)。2019年5月,11所农村学校幼儿园获赠12台爱心校车及5年营运费,价值1100多万元,群众反响好。

  惠城区横沥镇和芦洲镇还采取“政府出大钱、家长出小钱”的模式,两级财政每年出资425.74万元向校车公司购买22辆“校车服务,方便了两地约1800名农村边远山区学生上学。

  13所学校将建地下停车场

  “中小学周边交通问题是一个涉及方面多、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规划、设计、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安全教育、交通执法等多层次给予综合解决。”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整治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家长的相互配合,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

我市学生家长志愿者在护学岗上保证学生安全通过斑马线。

  该负责人介绍,除坚持“一校一策”精细化管理、长期坚持“警家校”护畅护安行动、全面完善校园交通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外,还将通过延伸课后服务,错峰和延时放学缓解交通拥堵。

  “我们会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力推进城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双管齐下推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校外托管服务,大力推进校内午餐午休等课后服务,成立校外托管机构服务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校外托管服务,让家长(校内校外)双向选择,减少中午接送和下午放学拥堵,与家长下班基本同步。”据悉,目前,全市有7个县区94所学校试点开展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受惠学生约4.6万人,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约8.9%,计划于秋季学年新开展校内午餐午休服务的学校有120多所。

  “此外还要按照就近入学原则,科学人文规划建设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人数不宜过多,要选择交通方便地址,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家长接送交通方便,或建立地下(立体)停车场。” 该负责人透露,根据我市规划,13所学校运动场将建成地下停车场,合计至少新增6440个车位。

  文字: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范文燕 贺小山 通讯员罗志雄

  图片: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编辑:郑惠纯
上一篇: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