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

2个月核酸采样12万余人次!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

  为进一步织密疫情防控网,加强核酸采样工作,切实保障全市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截至8月18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累计超41万人次,6月以来,该院对核酸采样工作进行了提档升级,其中健康管理中心所负责的采样点在2个多月间,为逾12万人次进行核酸采样。这一串串数字,一张张核酸检测报告的背后,离不开该院各科室的积极支援,健康管理中心全体人员的辛勤付出。

  全院上下一心

  便民利民,建设新核酸采样点

  6月以来,根据新冠疫情防控安排,市一院各职能部办和科室在医院党委领导下,齐心协力、迅速行动落实,细化工作方案,科学调配力量,短时间内完成动员部署、队伍组建和物资协调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间,该院负责人多次来到现场督战,解决问题。场地改造、路线设置、功能分区快速落实,工程师连夜做好现场设备安装、维护,应急标识、等候区一米线等纷纷到位,全院上下全力以赴做好核酸采样点建设。

  很快,市一院便做好了设施布置及物资储备工作,科学设置通道出入口、登记区、等待区、采样区,做到“全程管理有序、样本可追溯、全员核酸检测、全面环境消杀”,确保各环节对接流畅。

  健康管理中心

  身兼体检工作与核酸采样任务

  健康管理中心在做好日常体检工作的基础上,还全力配合医院做好院内外核酸采集工作。其中,院内面向普通群众、住院患者、病陪人的核酸采样工作,主要落在了该中心医护人员的肩上。

  林景涛、廖伟营,是健康管理中心的医务人员。工作之余,他们会利用休息时间,积极报名支援对外核酸采样任务。有时,会遇到晴雨交加的天气,又湿又热又闷的防护服,让人感到不适;有时,会碰到一些因精神疾病不愿配合的患者,他们需经一番周折才能完成采样工作;有时,临时接到紧急任务的时候,深夜便需出发。彻夜采样,当天亮了,他们却忘了疲惫,只知道终于让大家做完核酸。他们,是这群核酸采样人中的成员,也是健康管理中心人的一个缩影。

  护长冲锋在前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在新的核酸采样点中,健康管理中心护长邓育芬扮演着多个重要角色。

  有时,她是总调度员,需要负责制定方案、现场统筹、清点补充物资、招募人员、做好排班,常常,一忙便到深夜。由于采样人员来自全院各科室,皆是利用休息时间来支援的医务志愿者,为了能够提前把排班表整理出来,她甚至利用凌晨的间隙时间,发招募通知。

  有时,她是培训师,为了让市民能够有更好的体验,对核酸采样人员做好岗前培训后,她常常会先充当“受检者”,亲自检验学员们的学习效果。

  有时,她会充当核酸采样人员,见市民排长龙,不忍让他们久候,便自己穿上防护服采起样来。

  穿梭于核酸采样点与健康管理中心之间,每天都能走上近两万步,对于常人而言,这样的“运动量”是无碍的,然而,对邓育芬而言,她的每一个步子,却是忍痛前行的。有着十余年强直性脊柱炎的邓育芬,只要稍微运动过量,便会出现骶髂关节疼痛,有时事情多起来,她着急得都忘了自己的疼痛,等到有时间坐下来,才发现自己疼得不得不服止痛药,甚至做理疗来缓解。

  当被问及这些情况时,她笑着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只要能够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就好。爱,是恒久的忍耐,没关系的,老毛病,不足挂齿。”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冯旭晖 郑虹 王运广 郑海燕 林景涛)

编辑:郑惠纯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