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园欺凌”再一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20年下半年我国重新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制度,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校园欺凌长期潜伏在校园及周边,这一“顽疾”引发全社会普遍担忧。那么惠州相关部门和各学校都有哪些举措和做法,如何远离欺凌?面对欺凌家长和孩子到底该如何做?
我市不少学校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引导学生防范校园欺凌。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根据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0条规定,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现状?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全国调查数据,将近一半(49.6%)的初中生遭受过言语形式的校园暴力,37.7%的初中生遭遇过关系欺凌,19.1%的初中生在校园里遭受过身体上的暴力伤害,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也达到了14.5%。
部门
积极行动 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为防范校园欺凌,省教育厅等十三个部门制定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推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为深入推进“两法”宣传,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惠州各部门也在积极行动。4月初,市检察院与市教育局联合为学生量身定做了主题为“防范校园欺凌,护‘未’健康成长”的法治课,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课件,生动形象地以案释法,并配有朗朗上口的《预防校园欺凌口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等。目前已有超过十万名学生观看此次法治课。
网络欺凌也是看不见的拳头,4月13日,惠州市教育局还邀请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自护教育发起人宗春山做客惠州校园安全大讲堂,在线分享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特点、原因以及如何预防,60多万师生、家长在线收看。
我市学生线上学习如何防范校园欺凌。
学校
创新教育方式 引导学生拒绝校园暴力
为进一步构建平安和谐校园,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惠州各学校也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孩子们防范校园欺凌。
惠州市第八中学组织部分初二学生赴广东省惠州监狱进行警示教育。在法治教育课开讲前,双方领导进行了简短交流,探讨当代初中生基本特点和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共议在法治教育方面的合作交流计划。此次警示教育课由秦卫卫警官主讲,他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系毕业,法学学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惠州监狱改造质量评估科干事、公职律师。
“大家想象中的监狱是什么样子的呢?”秦卫卫警官用这样的互动方式进行开场导入。在了解学生对监狱的印象后,秦警官用一段视频展示了监狱罪犯生活、劳动、日常管理的基本情况,强制刑罚、丧失自由的监狱生活,使同学们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和思想警示。秦警官从什么是犯罪、刑事责任年龄划分、犯罪危害、预防犯罪及杜绝校园欺凌等方面,通过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引导同学们树立法治意识,学会立身处世修身,让同学们意识到尊法学法守法的重要性。秦警官还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案促改,警示同学们只有怀揣敬畏之心、爱人之心、慎独之心和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相处,才能远离犯罪,享受自由幸福的生活。
惠州市南雁小学组织了六年级300多名学生开展主题为“预防校园欺凌 拒绝校园暴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座上,心理专家卢老师围绕“什么是校园欺凌与暴力”、“校园欺凌与暴力的危害及后果”和“如何应对校园欺凌与暴力”三个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相关法律知识。老师结合真实的案例,采用问答形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不要用言语伤害别人,不参与打架斗殴,依法进行自我防范,当遇到自己身体或心理受到侵害时,要懂得正确的处理方法,用法律的武器、求助师长等有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
检察官支招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在4月2日的线上法治课上,主讲人惠州市人民检察院王卫聪检察官详细分享校园欺凌的概念、表现、特点、原因、危害、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如何远离校园欺凌等话题。
王卫聪说,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实施的暴力和多人实施的暴力,发生地点多位于中小学校园及人少僻静的地方。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冷暴力、网络暴力,其中行为暴力最常见,主要包括校园打架斗殴、抢夺、强占、毁坏他人物品、勒索钱财等。
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呢?王卫聪的建议是,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对方,保持镇定,抓住时机,迅速逃离。向路人大声呼救,或者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果无法脱身也无法呼救,及时服软,确保安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保留证据,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或者报警,积极寻求法律保护。最后保持清醒,调整心态,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救援。
家长应该如何做呢?王卫聪说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稳定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加强引导,让孩子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得到家长的帮助。家长要加强和学校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妥善处理,若孩子遭受严重校园欺凌的一定要及时报警,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如果欺凌情形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安排家人陪同上下学,或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直到问题解决。如果孩子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应多帮助他安排兴趣相符的活动,以用心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也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给予心理疏导帮助。
远离校园欺凌口诀
讲文明,懂礼貌,校规校纪要记牢。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不造谣。
与人为善大道宽,盛气凌人朋友少。以强欺弱不可取,团结友爱最重要。
玩笑打闹别过火,小磕小碰别发飙。情绪过激事端起,理性沟通矛盾消。
有益活动勤参与,良师益友多结交。懂法守法能自律,身心健康乐逍遥。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林洁 王凤 陈奕可 图片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