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博:执着的艺术工作者

2021-11-04 11:21:00 稿源:惠生活周刊

徐一博近照。

《丝路新春》(中国画)

《岁月印痕》(中国画)

《春常在》(中国画)

《渔港晨曲》(中国画)

《兄弟》(中国画)

  艺术家简介

  徐一博 字沃之,号天悦堂主人。1961年6月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结业于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师从著名画家张道兴、甘长霖、张禾、卢冰、刘立勇、谢青、杨洋等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惠州市中国画学会主席团成员,惠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惠州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创作员。

  2016年,中国画《春常在》入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中国画《渔港晨曲》入选第三届“八荒通神一一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丝路新春》入选第四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中国画《乘风破浪》入选“丝绸之路·翰墨通渭”第二届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2018年,中国画《兄弟》入围“伯年国艺”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20年,中国画《岁月印痕》入选第三届“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粽情深深》入选“纪念黎雄才诞辰110周年”——广东省中国画作品展。

  在惠州美术界,提到画马的高手,圈内人都会想到徐一博。在他的笔下,马儿神态可掬,灵动活现。从小开始自学绘画的他,已经在中国画的道路上耕耘几十年,如今,经过名师指导和自身努力,徐一博已成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除了画马,他最擅长的还有人物画,花鸟、山水也多有涉猎。一路走来,徐一博一直坚持一个信念:做有担当的绘画工作者,用手中的画笔尽心尽力为群众描绘生活中的美。

  幼年熏陶爱上涂鸦 多年坚持自学绘画

  徐一博告诉记者,幼时,他受小外公(外公的弟弟)的影响,六七岁便开始喜欢涂鸦。小外公原来是一位大学教授,后来回到家里经常写写画画,年幼的徐一博也渐渐喜欢上了这种中国传统艺术。从小学到高中,徐一博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画画中度过。

  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的徐一博在单位的推荐下来到江西师范大学,进修学习了两年的绘画和书法。在这两年里,徐一博努力钻研中国画,对绘画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此后,徐一博一直在坚持自学绘画。

  1996年,徐一博来到惠州,从事美工设计相关工作,后来,他进入惠州铁路学校从事美术教学。这一经历也为他的绘画才能提供了展示平台。之后,徐一博成立书画工作室,一边学习创作,一边培训学生。其间还在惠州市老年大学教授中国画。

  2016年,为了提升自己,徐一博去了北京,在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师从当代著名画家张道兴等人,专攻人物画的创作。在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的两年,无论是在绘画的技法上还是理念上,徐一博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北京我遇到了几个非常好的老师,给我的启发很大,尤其是让我明白了中国画的本质是什么。”徐一博说,绘画一定要讲究造型,绝不能脱离造型,否则无从下手,这也是他在导师那里学到的绘画真谛。

  赴京学习画技飞涨 作品一年三入国展

  在北京学习的两年,也是徐一博绘画水平突飞猛进的日子。2016年,他有三幅作品入选全国性展览,中国画《春常在》入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中国画《渔港晨曲》入选第三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丝路新春》入选第四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中国画《春常在》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而创作的。徐一博告诉记者,这是主题性非常强的一个创作,刚开始搜集素材时他考虑了很久不知该如何入手。“红军长征的起点在江西,正好当时有一位江西兴国的朋友邀请我去兴国。”在那里,徐一博见识了兴国的民情民风,参观了当地的革命纪念馆,也跟党史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交流。这一趟行程给了他灵感,他另辟蹊径,用“红军为老百姓写春联”的方式来反映军民鱼水情。画作完成以后,得到中国美协领导很高评价,并在北京八一美术馆展览。“这是幅有故事的画作,我也想通过画面传递出‘红军精神春常在’”。

  徐一博以画人物为主,在他看来,画人物首先要突出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人的眼神和表情很重要,画出有动态的表情,才能让人物跃然纸上。”在他的画室里,悬挂着一幅大型人物画作《葛洪造像》,画作上的葛洪席地而坐,身旁还放着青蒿素和《肘后备急方》。这是他在2017年的一幅主题创作,主办方要求画家创作表现惠州风情的作品。徐一博想到了葛洪与罗浮山、屠呦呦与青蒿素,灵机一动,一幅作品就出来了。画中的人物神态丰富,整幅画作更呈现了惠州特有的文化元素。

  画家要有自己担当 把美感传递给大众

  数十年来,徐一博一直在绘画上研习不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是在江西还是来到惠州,哪怕在生活很艰难的时候,他也在房间里放一张桌子,坚持画画。这一切除了源于自身对绘画的热爱,也是因为他内心始终有一个想法:这辈子一定要做个有担当的绘画工作者。

  在徐一博看来,作为一个画家,每一幅画作都要尽心尽力去创作,对观者有一个交代。“画家要有责任心,有自己的担当,用自己的画笔为群众呈现最美的事物,尽量把美感传递给大众。”

  耕耘多年,他对中国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画坛上,有不少画家比较迷恋技法,但他认为技法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最重要的还是画家的思想和表达。“画家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滋养,认真学习和研究古代名家的作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画出有底蕴的作品。”徐一博说。

  今年,徐一博刚好60岁,已到花甲之年的他站到了新的人生起点。未来,徐一博想在绘画上有更广泛的涉猎。最近,他正尝试在瓷器上作画,看看中国画在陶瓷上会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效果。接下来,他还会到全国各地行走写生,用手中的画笔去记录民族的文化、当地的风情。“画家要多走出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空间,突破局限性。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每走一步,提高自己一步,脚踏实地走下去。”徐一博说。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宫晓磊

  本版图片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金赞 摄

编辑:郑惠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