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发新枝,鹅城迎盛事。2020年12月3日,“2020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年度颁奖暨“惠州市文化智库”启动仪式在惠州举行,“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落户惠州,惠州市文化智库正式启动。活动期间,文学榜获奖名家、评委、国内知名作家等名人大咖齐聚惠州,共同见证“人文之花”在“岭东雄郡”绽放。
2020年12月3日,惠州文化智库启动。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松权摄
市文化智库首批入选顾问委员25名
2020年,是惠州城市得名千年,也是惠州市委宣传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出品的《惠州文脉》创刊一周年。新起点新征程,在这一背景下,惠州市委宣传部再度牵手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落户惠州,“人文之花”绽放鹅城。在昨日的颁奖仪式上,“花地西湖文学榜”与“赋诗西湖忆东坡”两大评选活动的获奖名单新鲜出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羊城晚报社社长刘海陵表示,将羊城晚报文化品牌“花地文学榜”引入惠州,是希望让“西湖文学榜”、《惠州文脉》两大平台形成合力,吸引文学名家集聚惠州、关注惠州。让积淀深厚的惠州历史文化,通过当代文艺创作与主流媒体的传播,焕发新风貌、新气象。
活动上,惠州市文化智库也正式启动,首批入选的顾问委员共25名,分为文化建设综合类、文史类两个类别。他们中,既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潘鲁生,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等国内知名文学艺术家,也有惠州地方文史研究专家吴定球、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志成等惠州本土文史学家。他们将以专业的站位,提升惠州文化建设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一流的文化支撑。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我市将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及写作交流活动,为惠州文学创作、文艺发展、文化传承积蓄人才。文化智库也将持续发力,就惠州全市文化领域发展与改革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并提出意见建议;围绕惠州文化领域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为全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建设、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或帮助引入专业资源。
以智库献策形式繁荣惠州文化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说,如果把智库作最宽泛理解,仅将其作为决策智囊,那么智库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中国古代就有“军师”“师爷”“谋士”“门客”“幕僚”等。如今从国务院到省政府都有参事室,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决策作出了宝贵贡献。“惠州市文化智库”的成立,将为惠州文化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虽然很多智库专家不在惠州,但他们依然能为惠州发展所用,希望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资源集聚惠州,以智库献策的形式为繁荣惠州文化作出贡献。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斯奋表示,羊城晚报今年与惠州联合举办“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无论是对惠州还是羊城晚报,都是有好处的。一方面,惠州可利用花地文学版在全国的品牌效应,吸引各地文学工作者对惠州的关注,本次文学版以东坡、西湖为主题,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调动大家对于惠州文化的关注,通过文学创作将其传承开来,更好地讲好惠州的文化故事;另一方面,本次活动能够给花地文学版增添“接近性”和地域特色。文化智库的成立,是在本地专家学者的基础上,引进外地专家,形成内外互补的阵营,能够给惠州文化建设提供全面、专业的建议。
“在文艺创作方面,惠州创作者很多,作品也不少,但总体来说,缺少大作力作。”仲恺高新区作家协会主席罗春彦说,“2020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年度颁奖活动,对于惠州文学创作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令人欣喜。尤其是本次活动邀请了许多名家大咖,和大家分享交流,让人受益匪浅。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谭琳 欧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