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惠州

【惠州五千年】宋代惠州佛教趋向平民化世俗化

  第52期

  世俗化是中国佛教总趋向。自唐代中叶至北宋时期,佛教逐渐走出寺院,进入社会和家庭。尤其是禅宗,其旨趣与儒道两家特别是庄子思想有着颇多的精神契合,“士大夫寻求人生真理,奉为举世为人之最大宗主与夫最后归宿者,几乎惟禅是主”。文人禅悦为一时风尚。如以谏迎佛骨、维护儒家道统而著称的韩愈,陈寅恪先生就认为:韩愈的“道统”表面上说受了《孟子》的启发,“实际上乃因禅宗教外别传之说所造成”,因而感叹“禅学于退之之影响亦大矣”(见陈寅恪《论韩愈》)。追随韩愈从事古文运动的李翱亦复浸染于佛学,承认佛理可以正心,感叹“天下之人以佛理证心者寡矣”。他所提出的人性理论是宋明理学的先声,被后来的朱熹评价为“只是从佛中来”,从而提供了佛教趋向平民化和世俗化的理论基础。

  宋代佛教从寺院走向民间,不但士大夫知识分子竞相以居士自称,闺中仕女和家庭主妇也都纷纷加入事佛行列。苏轼侍妾王朝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早年她“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随苏轼来到惠州后更是终日“经卷药炉”,直到病危将死之际,犹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同时又要求苏轼把她葬在西湖孤山栖禅寺侧,与西山大圣塔朝夕相对。后来,栖禅寺的僧人在朝云墓上建了一个亭子,取名“六如”,前往凭吊的官宦迁客、仕女村姑,历代不衰。有《西湖棹歌》唱道:“三月花开湖草青,踏青都上六如亭。渠侬嫁得好夫婿,听说生前渠念经。”朝云的故事无论生前死后都笼罩着美丽的佛光,对向往美满婚姻生活的妇女们尤有迷人魅力。

  宋代惠州本土妇女也不乏虔诚的佛教信徒。苏轼白鹤峰新居西邻林行婆(唐宋时,人们把居家事佛的老妇人称为行婆)就是其中一个。她是一个寡妇,靠酿酒为生,心地善良,曾给予苏轼许多方便和帮助,苏轼再贬海南心里还念记着她,特地让人捎去供佛之香。也许是为了适应女性居家事佛的需要,观音菩萨在唐代原为“金刚怒目”式的男性形象,入宋后逐渐蜕变为“菩萨低眉”式的女性形象。现在惠州民间大多数信奉佛教的妇女只知有观音菩萨,不知有释迦牟尼;哪个寺庙有观音菩萨,那里就香火鼎盛;在家里供奉的也都以观音菩萨为多。此种颇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风习,大概也是始自宋代。 (何志成)

编辑:黄秀霞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