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关爱听障残疾人士, 5月30日,惠州市聋人协会联合市第三人民医院举办“中国芯 惠州行”听障患者筛查义诊活动,为耳聋患者提供免费听力筛查、义诊、健康知识宣教等服务。记者从活动中获悉,惠州市聋人协会联合惠州市耳聪工程、北京红心相通基金会开展聋人植入人工耳蜗救助活动,共同为惠州聋人最高补助5万元,助力符合条件的耳聋患者开启有声世界。
义诊活动现场。
义诊活动在公益片《听到的美好》播放中拉开序幕,该公益片讲述了一些听障儿童的故事及其耳蜗手术前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2015年的慈善受益者温国新介绍了他自己经过耳蜗手术带来的改变。在温国新十几岁时,因为一场疾病导致他听力受损,最后陷入了听障困境而不可自拔,也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就在他沮丧时,2015年他幸运得到慈善项目资助,做了耳蜗手术,重新回到有声世界,还成功地通过考取了驾照。目前他在惠州驾驶滴滴车,每月收入好几千元。温国新的经历也给在场很多听障人士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据市聋人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惠州市有6万多耳聋患者。广东省聋协副主席、市聋协会长温共浩表示,此次与惠州三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同开展该公益活动,希望能让更多听障人士可以接受到诊治,帮助他们能更快融入到社会当中,实现与他人之间的正常交流。
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惠州市耳聪工程发起人王豪为活动患者开展义诊。
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惠州市耳聪工程发起人王豪介绍,从2015年以来,惠州市耳聪工程已为300余名耳疾患者(包括200余名听障儿童)解除耳疾苦痛重建听力,为听障儿童开启有声世界,并募集善款共计500余万元。从2020年开始,成人听障人士也纳入惠州市耳聪工程的救助范围。
“很多‘语后聋’听障人士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听到声音,但由于顾虑他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愿佩戴。”王豪呼吁社会给予听障患者更多关怀和包容,希望人们消除对听障人士的歧视心态,让他们共享这个有声世界。
为助力符合条件的耳聋患者开启有声世界,惠州市聋人协会、惠州市耳聪工程、北京红心相通基金会将携手共同为惠州聋人开展植入人工耳蜗救助活动。
医生为活动患者进行听力检测。
据悉,本次活动救助的对象主要是惠州籍的或者在惠州工作已经缴纳社保五年及以上的、符合手术条件的成年人“语后聋”(有语言能力的后天性耳聋)患者。对于符合条件、有意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成年听障患者将在扣除社保报销费用后的基础上,给予最高5万元的资助。其中,惠州市耳聪工程将资助2万元,北京红心相通基金会发起的“爱有声——重度听障人士救助项目”将最高资助3万元。
惠州市耳聪工程呼吁广大家长要重视孩子听力筛查,不要让听障儿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6岁前)而抱憾终身!呼吁社会各界能广泛关注耳聋和听障人士,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关爱,获得大家的帮扶,及时得到救治,重归有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