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

惠州日报评论员:让雄郡人文之花绽放惠州香飘全国

  千年雄郡迎盛事,人文惠州溢光彩。

  昨日,一个值得惠州文化界铭记的日子,“2020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年度颁奖暨“惠州市文化智库”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首届“花地西湖文学榜”出炉,惠州市文化智库正式上阵,并于当天开启第一场智库“头脑风暴”——惠州“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文化智库专家顾问咨询会。这是惠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惠州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的生动实践,必将进一步提升惠州文化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座城市、一方水土的根。从宏观层面看,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正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惠州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置史和1400多年的建城史,数千年历史演进积淀,造就了璀璨的缚娄古国文化、东江民俗文化、丰湖书院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这些既是千年雄郡生生不息、不断前行的文化基因,也是今天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精神力量。

  文以化人,文以聚力。建设一流城市须有城市文化自信,城市文化自信首先来自对城市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一年前创刊的人文周刊《惠州文脉》“阐旧邦以辅新命”,通过省级主流媒体视角解读惠州一流城市建设,梳理发掘千年雄郡文化内涵;此次设立“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既为全国文学名家和文化名人搭建起了解惠州、走进惠州、书写惠州的广阔平台,也为进一步培养发掘惠州本土文学人才开辟了新园地。1个多月前,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发挥全媒体优势推出“雄郡千年 青春惠州·探寻惠州之美主题系列报道”,通过本土主流媒体视角探寻历史、现代、未来的方式,让广大读者认识惠州、爱上惠州,凝聚建设一流城市的奋进力量……以当代文艺创作+主流媒体传播,深入历史、赓续文脉,为增强新时代惠州城市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供了新路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亦坚。建设一流城市须有一流的文化支撑,一流的文化支撑离不开一流的文化建设智囊。作为惠州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组建文化智库,正是要通过开门问计,借力“外脑”提升惠州文化建设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这是惠州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文化支撑的有力之举和创新之举。昨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潘鲁生,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等20多名国内和本土文化名家、行业专家作为首批顾问委员,正式组成“文化智库”团队,以专业站位为惠州文化发展提供调研、咨询、论证服务,助力惠州“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科学编制、民主编制,必将推动全市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文化事业是美好事业,文化建设是惠民建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惠州文化强市建设就是要谱写美好文化新华章,让生活在惠州的老百姓有更多、更美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惠州城市得名千年的时间节点,让我们以首届“花地西湖文学榜”出炉和惠州市文化智库正式启动为新起点,再接再厉,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让积淀深厚的惠州历史文化焕发新风貌、新气象,让“岭东雄郡”人文之花绽放惠州、香飘全国,为建设与世界级大湾区相匹配的国内一流城市凝聚新的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张海游
上一篇: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