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紧跟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暨第一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后,全市贯彻落实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落实各级责任,强化各项工作措施,抓紧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吉庆、祥和、平安的春节。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出现纰漏。回顾以往,每一次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几乎都有人为责任的因素,究其根源,就是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不力。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各类安全事故潜在风险剧增,我们更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有效解决好易发多发的安全隐患,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底线。
抓好安全生产,不能以思想重视代替行动落实。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思想认识不够高有关系。可以说,不能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就不可能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就不可能做好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作。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思想警示上,认为多喊几句安全警示口号,多贴几幅安全警示标语,多开几次安全会议就万事大吉,那只能是典型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仅不能为安全生产“上发条”,在安全形势平稳的情况下,还会给人一种假象,认为思想可以替代行动,形式可以替代内容。因此,更重要的是真抓实干的工作,见真人,动真格,才能有效避免安全生产事故。
抓好安全生产,不能以网格化管理掩盖制度落实。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表面上看,各项安全制度十分规范,墙上有贴,桌上有摆,人人可见,工作似乎很到位;在细化管理方面,更是实现了“网格化”,但忽视了制度的落实,制度往往成了“摆设”,其结果是助长了有章不循的坏风气。大量实践证明,有章不循现象是安全生产中的最大隐患,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重视和思考。
抓好安全生产,不能以“痕迹管理”淡化责任落实。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关键一环,只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压实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然而,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并不少见,一些地方或部门推行“痕迹管理”,安全管理活动台账化、清单化,所有安全管理活动都留有痕迹,但就是没有落实责任;有些部门或企业对安全生产违章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出事无人发现,发现了也无人管、无人查,甚至相互推诿扯皮,谁也不愿意担责。因此,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尤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时刻战战兢兢,时刻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明确责任归属,狠抓制度落实,全面排查安全生产漏洞,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唯有真正落实,才有安全生产。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从细节抓起,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要求真正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